。英名:Thorn Apple
。學名:Datura stramonium
。科名:Solanaceae 茄科
。別名:大花曼陀羅、魔蘋果、南洋金花、山茄子、鳳茄花、鬧洋花、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瘋茄兒、朝鮮牽牛花。
。特徵:一年生草本,高約70-150公分;葉卵形,長約20公分,寬約10公分,全緣或有缺刻狀鋸齒。夜晚開花,花冠白色,漏斗形,長約10-15公分,先端具有5尖突;雄蕊5枚,子房2室,柱頭線形;蒴果近於球形,外被短刺,成熟後不規則開裂,種子多數。
。用途:花可麻醉止痛、鎮痛和催眠;葉可治風濕痛;種子能行血、袪風等。古代制造麻醉劑、蒙汗藥的主要成份。
。有毒部位:全株有毒,種子和花毒性最強。
。中毒病狀:誤食後口乾舌燥、吞嚥困難、興奮、產生幻覺、昏昏欲睡、體溫升高但手腳發冷、肌肉麻痹等。
。產地與分佈:曼陀羅花原產於印度。目前廣泛分佈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
。植物學性狀:
曼陀羅花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質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低緯度地區可長成亞灌木,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株高一般都在50厘米到200厘米之間,根部已經木質化。曼陀羅花單葉互生,上部呈對生狀,葉片卵形或寬卵形,先端尖,基部兩側不對稱,全緣或者破轉,波狀鋸齒。曼陀羅花的花蕾蔭發於葉叉間,花呈喇叭型,大多數花色為白色,長度約在4厘米到10厘米之間。曼陀羅花的果實呈球形,外殼表面有棘刺,果實成熟時裂成4瓣,種子為寬三角形,扁平,淡褐色。曼陀羅花靠種子繁殖。
。生長過程:
曼陀羅花花期很長,只要溫度合適一年四季都可開花,野外生長的曼陀羅花花期在5月到9月之間,果期成熟其6月到10月之間。
。分類與品種:
除了草本曼陀羅花外,還有木本曼陀羅,木本曼陀羅與草本曼陀羅同科同屬,一般為灌木或小喬木。與草本的曼陀羅不同的是,木本曼陀羅花筒較長,能長到20~35厘米,花朵下垂,有芳香果木實質不裂。由於花朵形態優美,狀如喇叭,所以英文名為Angel's Trumpet。
。利用價值:
曼陀羅花整株有毒,種子毒性最大。花的主要成份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東莨菪鹼。它的作用是使肌肉鬆馳,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將此花所制的麻醉藥取名為「蒙汗藥」。
宋朝《扁鵲心書》中說:「人難忍艾火炙痛,服此(曼陀羅花等)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述「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其苦也」都強調了它的麻醉作用。三國時期華陀所制的「麻沸散」中也含有曼陀羅花,民間的「蒙汗藥」也是用其所制。
曼陀羅花除有麻醉作用外,還有止咳平喘功效,可以治療寒性咳喘、少痰等病症。但不論做為麻醉還是用來治咳喘,都要謹遵醫囑,否則就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