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文譯名:非關男孩
大部分的影評會將這部片子比喻成男生版 「BJ單身日記」,雖然男主角一樣是休葛蘭,不過片子裡的男主角在很多關係的處理上顯的冷多了。
電影裡的OS出現了很多次這句話「每一個人像是一座孤島」,小男孩詮釋的和休葛蘭詮釋的又有明顯的不同,所以,電影裡的「BOY」,指的是休葛蘭,也是12歲的小男孩。
休葛蘭在片子裡飾演一個成天無所世事,生活無虞的單身漢,他形容自己是一座慾望的孤島。
女朋友從來沒有間斷過,而每次的分手都讓他覺得很愧疚和對不起對方。直到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單親媽媽,從而跟他約會之後,單親媽媽反過來向他說抱歉無法再跟他繼續交往,令他喜出望意外,因為這打破了他以往所有跟未婚女性約會的印象,從此,對這樣的角色懷著好奇,相對的也認為單親媽媽比起未婚女性是要來得好應付,於是他開始參加單親互助會的聚會,謊稱自己已經離婚帶著兒子的他,在聚會裡認識一個單親媽媽,也很快的跟單親媽媽約會起來,初次約會總是應對得體,表現出愛家、愛小孩的完美形象,單親媽媽幫忙帶了朋友的孩子,這孩子也是這部片子的主角之ㄧ-----馬克斯 ,就在約會結束送馬克斯回到家的當下卻看到了罹患憂鬱症的媽媽服藥自殺倒臥在客廳。
從此,休葛蘭飾演的威爾,成了馬克斯的救星,雖然馬克斯的媽媽是個音樂治療師,卻被憂鬱症纏身而苦,馬克斯在學校的怪異行徑,成了同學嘲笑的對象,對於此馬克斯的媽媽卻不曾真正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所欠缺的到底是什麼?從威爾送給馬克斯的聖誕禮物,馬克斯更加的認為這個陌生人比起媽媽實在了解他太多了。
戲裡很多精采的對話,不管是威爾跟馬克斯的媽媽或是威爾跟馬克斯,或是威爾跟 Rachel Weisz之間,從對威爾的膚淺到認識,都做了相當程度的拿捏。
片子最後,馬克斯為了用音樂解救他的媽媽,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縱使他的歌唱技巧不佳,面對同學的奚落,他還是勇敢的唱出他認為可以解救他媽媽的音樂,「Killing me softly 」,威爾後來上台為他伴奏,化解了馬克思的尷尬,到了歌曲結束威爾仍舊毫無顧忌的自彈自唱,或許是要讓馬克斯感到一絲的驕傲,因為還有比他更糟糕的大人。
認識了馬克斯,對於威爾來說是一個生命的轉變,後來的威爾不再是一座孤島,在這個分工合作的社會也很難讓自己成為一座孤島。
威爾的OS..
每個人都是座孤島,這年頭大家都很孤獨,這是個孤島年代。百年前的人們必須要互相依賴,當時沒有電視,CD,DVD,或義大利咖啡機。沒有任何方便的電器產品,現在你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樂園,只要有錢有閒,就可以當作熱帶小島。我就是座快樂小島,我覺得自己挺酷的,我喜歡想自己是慾望小島。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絕對相信這點,但其實有些人是群島的一部分,海底下其實緊緊相連。
曾演過「偷穿高跟鞋」的Toni Collette
飾演雖然是音樂治療師,卻因憂鬱症而想不開的單親媽媽,說明了身為人的一種矛盾。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絕對相信這點,但其實有些人是群島的一部分,海底下其實緊緊相連。
曾演過「偷穿高跟鞋」的Toni Collette
飾演雖然是音樂治療師,卻因憂鬱症而想不開的單親媽媽,說明了身為人的一種矛盾。
全站熱搜